家乡地处大巴山南麓,群山起伏,峡谷纵横,是有名的绿水青山之地。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关面乡辖区内的山水。
关面是一个小乡镇,其峡谷地貌极具特色。故乡的画家们常以此处作为水墨画题材,峡谷两岸悬崖峭壁,峡中巨石盘踞,清溪碧潭。一座两座铁索桥横架两岸,连着岸边稀疏人家。这些人家就着峭壁,自河中搭建起吊脚小楼,或红砖青瓦,或石墙木窗,静静地坐落在山缝间,掩映在峡谷的褶皱处。几处山花,数峰茂林。一条公路蜿蜒而来,沿着峡谷盘旋,势如矫健的巨龙,在山水间穿梭游弋。偶尔一辆汽车疾驰而来,马达的轰鸣声在山涧掀起雷鸣般的回声。这些真实的场景,成为国画的天然素材,常被故乡的画家们搬上画纸,经精致的装裱之后,点染着人们的生活,渲染着故乡的山水情趣。
关面的山水,自小就深入我的记忆,是带着与外婆和小姨相关的记忆,那些记忆,其实就是亲情。
外婆的家,在国家森林公园雪宝山下,去外婆家就必须路过关面的山水,往返数十公里的羊肠小道,单边一趟差不多得走上一整天。去外婆家,山高路远,实在太难。往往外婆会派小姨来接我们。那时的小姨十五六岁,高挑的个儿,穿着大红的花格子衣服,背后拖着一根乌黑的长辫子。我们天不亮就出发,在溜滑的羊肠小道上一路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母亲和小姨就会抱怨这路之难,山之穷。那时小姨正是向往爱情的年纪,发誓要嫁到远方去,逃离这样的山沟沟。至今记得小姨曾经唱过的山歌:
“喊一声我的哥哥喂,泪珠儿滚滚流。
你在那悬崖崖,我在那山沟沟。
望着你那崖崖走半天哩,你看着我的沟沟没尽头。
悬崖崖喂水沟沟,想着哥哥哩只能吼一吼。
喊一声我的哥哥喂,泪珠儿滚滚流。
你在悬崖崖,我在那山沟沟。
你那悬崖崖山太高哩,我这水沟沟水难留。
悬崖崖喂水沟沟,妹妹就要嫁到山外头……”
前不久,开州区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去关面乡感受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乡村变化。这次采风行,让我又一次走进了关面的山水,走入了那方美丽的土地。
眼前的关面山水,比画家们描绘的水墨丹青更雄伟,也比摄影家们的光影镜头更清秀。宽阔的湍急的河流,两岸错落有致的街道。庆祝建党周年的氛围很浓,处处红旗招展,大红标语极为醒目。山坳间、山坡上、山脚下,新建的楼房无不洋溢着时尚的现代气息。在关面乡的入境处,赫然立着“中国木香第一村”的石碑,间或有“山水关面”“雪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字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已变成了现实。
据关面乡党委政府负责人介绍,关面盛产木香,目前在一个叫七里坪的地方,发展了两万多亩的木香基地,绿涛如海,波澜壮阔,其木香产量居全国第一。产业上山,村民下山,木香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当前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关面乡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天然的山水地貌,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已初具成效。
在关面的“小园洞天”,我们体会到了峡谷探秘的乐趣。“小园洞天”,顾名思义,小园是一个村,里面别有洞天。车辆沿着一条峡谷行进,峡谷深幽、宁静,一条哗哗的山溪自大山深处流淌出来。峡谷蜿蜒迂回,偶尔一面或几面瀑布从悬崖上飘落而下,似珠落玉盘,似白绫迎风,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出五彩的光芒。有处景点叫螺蛳勼,一个巨大的天然岩洞,洞壁由岩层呈螺蛳形包围卷裹,酷似一个硕大的螺蛳壳。而这个螺蛳勼所在的山,高耸入云,形似一只冲入云霄的巨鹰,因此这里又称作“巨鹰抓螺”,仰天望去,惟妙惟肖。站在观景台,侧身后望,赫然两座山峰,形似一对男女。男山似柱,雄伟壁立,女山如瓣,涧间溪水漂落,令人遐想。
继续沿着小峡谷,到一开阔地带,数排新建的小洋楼一字儿排开,有停车场,有宾馆,有民居。这里是小园村的聚居点,目前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旅游接待点。每到夏季,往来人流不断。夜里,和众文友们在峡谷里小饮,侧畔溪水潺潺,凉风习习,虫声吟吟。一轮明月斜挂峡谷顶峰,月朦胧,鸟朦胧,身旁有倩影相伴,真让人物我皆忘。
在关面乡的“云端小镇”,即关面村。新修的柏油路染成了橙红色,沿山而上,穿过碧绿的庄稼地,路过数幢农家小院。到达目的地,依然是集聚着的无数小洋楼,有小广场,有纳凉亭,有登山梯,还有花圃、栅栏、街道。处处干净整洁,有繁茂的凌霄花沿着农院的屋檐自上而下,垂下千万朵殷红的喇叭形花朵,惊艳了所有人的目光。
“云端小镇”有几棵千年古树。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棵上千年的银杏树。在这曾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有这样一棵天然银杏,实为罕见。树身粗壮,约需要四五人围抱。树冠隐天蔽日,树叶如蝶,随风颤动。银杏树的后面,紧跟着数棵古柏,年代至少也在数百年之上,与银杏树形成一片古树群落。古树的前端,一个天然水函,倒映着古树的青枝绿叶。古树已被当地群众视为神树,用围栏围着,还树有石碑,告诫要严加保护。
在关面的“星空遥辰”,即关面乡的姚程村。公路盘山而上,直达山巅。山巅之上,却特开阔平坦。这里已打造成了山巅上的避暑之地,无论是红墙青瓦,还是白墙黄琉璃,处处都别有用心。有小河河中做成淌水道,让人与山溪亲近;有农庄将山溪水引进檐前,哗哗地清洗着台阶;有将当地土话制成小牌匾的“土话小道”,地道的土话让人捧腹大笑。在乡村旅游接待点,当地一个小伙已是粉丝上百万的网红,正对着直播手机引吭高歌:
“喊一声我的个妹儿喂——你莫哭!
转个那个弯弯儿就是大瓦屋。
出门走的是大马路哟喂——
进门就是那白花花的水哦,流进屋……”
在小伙儿的歌声中,关面乡的山水间正炊烟袅袅,一派富足与祥和,在蓝天白云下,似一幅赏不尽的人间仙境图。
再想想当年的小姨,虽然如愿嫁到了山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曾经逃离的地方,却有了这么美好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