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香 > 木香产地 > 正文 > 正文

肠梗阻的中医中药治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9/17 12:26:07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jpm.cn/article-123588-1.html

中医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本病,应以“通”字立法,固以“通则不痛”为原则。所谓“通”,并非纯用攻下而言,热者寒之亦通,寒者热之亦通,虚则助之亦通,实则泄之亦通。临证时又必须灵活掌握,治疗以通里攻下、行气止痛为主,审症求因,辨证施治,辅以理气开郁及活血化瘀等法。凡因饮食不节,内虚外寒,阳明热结,脾湿积滞,气滞瘀阻,饮停肠间,虫疾内扰,均可发为“腹痛”,出现痛、呕、胀、闭等症状,根据不同病机而釆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达到“通则不痛”。

(二)辨证论治

1.湿热壅滞证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澹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发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虎杖。

2.寒邪内阻证

主要证候: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3.饮食积滞证

主要证候:腕腹胀满,疼痛拒按,暖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积滞甚者,加枳实;腹胀重者,加厚朴、木香;蛔虫团引起梗阻者,加乌梅、槟榔、使君子、花椒。

4.肝郁气滞证

主要证候: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暧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腹痛时有发作,腹胀不甚者,陈皮加量,加苦楝根皮;腹痛多发生在脐周或下腹部,阵发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呕吐剧烈,胀满拒按,腹部呈不规则隆起,脉弦紧,表现为早期肠扭转者,可去枳实,重用厚朴,加炒莱服子、桃仁、枳壳.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2%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xianga.com/mxcd/1198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木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