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木香 > 木香产地 > 正文 > 正文

土木天坑,建筑心累,七十二行,行行劝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7 12:57:54

今儿个聊点闲话。

小编有个今年参加高考的侄子(别问我年龄,问就是我堂哥早婚早育),为了选专业和家里吵得不可开交。孩子想学博物馆学,他爸,就是我那个中专毕业的早婚堂哥,声嘶力竭苦口婆心地叫他不要把专业当儿戏,要学也得学个以后好找工作能养活自己的。小侄不服,在家庭大群里连发5条湖南留守女孩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的微博,控诉爹妈庸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而我作为家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被哥嫂疯狂

,要我浇醒幼稚冲动的少年意气。

虽然袁隆平他老爷子说过,年轻人要向前看,不要向钱看,但是我哥希望他娃以后钱途光明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谁说冷门专业就得吃糠咽菜呢?评论里群众的眼光是相当毒辣的:

本来嘛,所谓冷门专业热门专业,真的不是玄学吗?

现在都说数学物理变现慢,生化环材是天坑,说好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呢?

曾经,计算机可是个香饽饽,好像学了就能成为马化腾。君不见,现在35岁就失业的程序员们被折磨得像45岁,全挤在一线城市抢着买老破小。

想当年,人人都说金融赚钱,结果学了金融的发小去年还跟我吐槽清北以下无金融,新鲜出炉的海归博士正在他们银行当柜员。

再说咱干地产的,曾几何时那也是相当风光,现在呢?

1

土木天坑,建筑心累

作为传说中就业率第一的专业,学土木工程的一般有两条出路——施工单位或者开发商。

前两年,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不少中字头的施工单位,比如中建、中交、中交建、中铁等等都在海外有项目。土木的人才如果有机会外派的话,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做的项目大,回来跳槽进top甲方那也是极好的。

而进了万科、龙湖、华润这种大开发商,要么去总部做计划运营,要么去城市公司做工程管理,一路可以从土建工程师做到项目经理甚至工程总,6得飞起有木有。

可是!您先瞅瞅招聘要求,那可不是学土木的都能去的:的本科起步。

万科年某基础岗位社招要求

现在,是个大学就开设土木工程专业,一波又一波的后浪涌入,零几年成了领导的前浪们还远远不会退休,而基建开发的速度与激情却已经冷却了。供大于求,竞争加剧,学历普通的土木菜鸟很难出头。于是乎,年土木工程专业平均月薪只有元,妥妥的低薪。

知乎网友吐槽

就算是名校出身,也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瞅瞅国内土木工程专业排名最靠前的同济、东南的学生都在忙着干什么?——转行转专业。

哦,清华除外。今年清华土木工程专业不、招、生(微笑脸)。

好家伙,改提前批和贫困生了。官方劝退,这坑,国家劝你别跳。

就算清北硕士毕业,进了中建三局万科华润,能咋地?还不是打灰,香吗?而且要知道,上升空间也没有想象中的高,至少土木出身的高管还没有学经济的多。

某碧、某万的高管学历与专业

再说建筑学专业。

众所周知,这是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没两把刷子的人整不了这个。

你得会素描速写

画法几何也是必须的

你还得会制作模型

自然还得通读厚的能砸死人的建筑史大部头,掌握Ps、Ai、Id、3DMax、Su、CAD、Revit、Lumion、Dynamo等等软件技能,熟知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巴拉巴拉。

终于你历经千辛万苦毕了业!

成功开启了每天熬夜的职(画)业(图)生涯:

学建筑,门槛高得一比,投入产出比却低的可怜。去设计机构,做画图的工具人;去开发商做研发设计,继续熬夜画图;做设计师,终日扯皮,成为甲方最乖的崽。

建筑专业,培养周期长,学费高,学习成本也高,各种绘图用具、画图软件、电脑硬件哪个不得花钱?然而最终有足够的阅历与能力设计出好的作品的人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可能都花了卖白粉的心思,找了个卖面粉的工作吧。

2

七十二行,难道行行劝退?

先来看一组地产常见岗位最近6年来的招聘职位量变化,无一例外,近两年一年比一年职位少,丧心病狂点的投资经理与地产营销经理甚至缩减了半数有余。

截图自职友集

当然,这并不是地产行业独有的现象,放眼望去,国内自称是“内卷”、“劝退”、“天坑”的行业、专业可真不算少数,缘何?

我斗胆猜测一下:因为发展得太快了!

就说房地产行业。从年房改算起,到房企做梦都会笑醒的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30.4%飞升到46.59%,年已经突破60%,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这速度啥概念呢?美国城镇化率85%,基本上就是天花板了,中国理论上只需要再过17年就能一掌击碎屋顶瓦。

此外,官方曾披露,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由70年前的8.3平提高到年的50平。苍天啊,看来我们不仅已经吊打日韩(约19平方米),更是超越英法(约35平方米),仅次于美国了(约67平方米)。

然而城镇化不是无止境的,房屋需求量也是有限的。高速野蛮生长不可能是常态,总有一天需要慢下脚步,逐渐走向饱和。照当前这速度,没准年我们就和灯塔国肩并肩了。

且慢。

我摸了摸我不存在的房本,这事儿不对劲啊!要是现在人人都有50平米房子,我为啥还买不起我的出租屋?更何况,未来老龄化少子化越来越严重,人越来越少,房子却越建越多,忽略那些烂尾楼不算,人人都有大三居岂不是分分钟的事!

房子的确是有辣么多,可惜空置率也是有辣么高。17年的时候西南财大就做过调研,我国住房空置率高达21.4%,且逐年上涨。房子都在谁手上空着?除了投资客、买二套、三套住房改善生活的土豪、拼学区房的孩爸孩妈以外,大多数其实都在上市公司名下,比如之前亏到吐血转而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

然而国家在调控,泡沫在挥发,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鹤岗的房子两千多一平米都卖不出去,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多家房企破产了。试想,现在一个考上的优秀大学生两眼一闭,选了土木工程或者建筑设计或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读了本科再读硕,年研究生毕业后悲催地发现:房企、施工单位以及设计院的岗位都比7年前缩了好几倍,少少的几个坑有一卡车不输自己的大白萝卜排队等着填,咋整?

引用知乎大V盖因斯:“野蛮生长”时代积累的巨量工程技术人才,注定要在一个快速饱和、长线萎缩、深度内卷、缓慢出清的行业里,度过职业生涯的大半时光,以“帝国的燃料”的形式,成为“基建狂魔”的注脚。

说回我这侄子想选的博物馆学,我哥以为这就是去修修文物算算风水,其实随着近几年来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博物馆越来越多,以后去研究机构或者各类博物馆,或者在海关、商检、拍卖典当和珠宝行等单位从事文物鉴定、保护工作,也不失为一种好出路。

但其实不管是冷门还是热门,说白了都是马后炮。真能预见风口,紧跟时代潮流的人生赢家没有谁是靠着人云亦云的所谓热门闯出来的。当卖菜的大妈都能劝你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候,基本上这条路上已经挤得像沙丁鱼了,你这时候再入场,图啥?硕士毕业教少儿编程去?君不闻:”当街边擦鞋匠都在跟你谈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马上就要崩了。”

所以,热门冷门不是你我能预测的,但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永远都不会错。只要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加上勤奋努力,行行出状元,就像选择了北大考古的钟同学所说:“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你当年学的专业热门吗?和现在从事的行业对口不?来评论区唠唠呗~

参考资料:

为什么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在劝退?-GainsiFortune的知乎回答

为什么很多在读建筑学的学长学姐或者已工作的过来人劝毕业生不要选建筑?-凌紫宸的知乎回答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xianga.com/mxcd/831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木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