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咨询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该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糜烂性胃炎等引起。
很多浅表性胃炎患者有过这样的体会,生气、紧张、焦虑会加重胃病,这是因为这些负性情绪会导致胃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平滑肌紧张、胃的蠕动受到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过量分泌,使胃粘膜受到损伤,所以患者会感觉到胃部很不舒服。
许多浅表性胃炎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是因为同时伴有肠胃神经功能紊乱,只要治疗好了肠胃神经功能紊乱,其它胃病就会自然康复,胃病患者如果感觉不仅胃部不舒服,而且睡眠、精神状态等也不好,那十有八九可以判断患有胃肠功能紊乱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胃肠功能紊乱疾病是功能性疾病,仪器检查不出,容易被很多医生和患者忽视,有的患者想不通,有的医生也想不通,所以很多医生不知道从这方面用药,而耽误了病人,导致久治不愈。以上便是浅表性胃炎治疗而不愈的原因。
浅表性胃炎由于其形成原因复杂,病因多样化,浅表性胃炎又通常会伴有胃功能紊乱的情况,所以治疗起来很是棘手,病情反复。患者们不能因为病情反复,难以根治就心情烦躁甚至是对浅表性胃炎不管不问,而是应该认识到治疗浅表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王医师为以上患者的一人一方用药处方:
用药一诊:黄芪15g桃仁10g麦冬6g赤芍12g白芍12g柴胡15g陈皮12g枳壳12g川芎15g甘草6g香附子10g内金15g茯苓15g等
用药二诊:红参9克,炒白术15g,茯苓30g,甘草5克,山药30克,陈皮10g,炒麦芽30g,山楂15g,,木香6g,砂仁10g,肉豆蔻24。嘱咐忌生冷寒凉肥腻食物。
服药后胃肠功能逐渐恢复,腹胀腹痛的现象逐步好转,参照上方加减调理一个周期后而康复
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认为多由于七情郁结,思虑过度,导致人体气血紊乱,气机失调,肝木克土,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调肝往往是医家临床必选的治疗原则。然而,于患者年龄、体质、生活环境、病程、病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和中医辨证分型各异,在调肝时我们应该注意疏肝,柔肝与清肝治则的合理选择。疏肝理气主要应用于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所引起的胃脘胀满,两胁,嗳气频频等症状。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为什么是后天之本呢?因为我们要健康地活着,就要吃东西,而吃下去的东西要依靠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胃气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反酸;脾气不升则腹胀、肠鸣腹泻、腹痛;脾胃运化失常,饮食停滞则胃脘痞闷胀满、胃痛、纳呆;另外还有烧心、消食善饥、便秘、大便不爽、胃怕凉、口干苦、口臭等。用中医的方法避免或减少各种致病因素对脾胃的影响,才能保持胃肠正常的生理功能。
目前多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病变在胃肠,病机关键在脾胃运化失健,常见虚实夹杂。“虚者多属脾胃气虚,实者为湿浊气滞。”姜老师介绍,“寒邪外袭、精神刺激、饮食失调、进食生冷辛辣等损伤脾胃致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调;湿浊内停,气机郁结而致精微不布清浊不分传导失司。临床可表现为脘腹胀痛时作,纳谷欠佳、大便时溏。”而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中药对胃肠功能紊乱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效果不见得慢,且注重综合调理。
中医治疗的好处1、中医认为胃、脾各为表里,互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中药制剂不仅对脾、胃有综合治疗补益作用,而且能调和肝胃,因果皆治。
2、中药天然成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能修复破损的胃黏膜,消除胃病反复发作根源,因而复发率低,疗效持久。
3、中药取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较安全。
4、中药不致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人体也不会对中药产生依赖性。
5、患者选用中药治疗胃病的关键是对症治疗和持续治疗。
另外,还需通过饮食和作息来进行调理
如果您有“胃病、胃胀、反酸、呕吐、口干口苦、等等胃肠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肠检查针对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辨证论治,专病专攻,针对病因纠正激发因素,切莫滥用药物!
治疗就诊须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xianga.com/mxcd/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