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05/29
Wednesday
木
香
前言
随便聊聊,不打算开写作培训班,也不包你一定过稿。压箱底的东西不可能说,敏感的地方也不好说,但已经写得这么白,能看懂的照样能有大收获
作为网文的从业人员,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文化管理制度”是越来越紧了。
天天查,各种封,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国内经济形势也很严峻,很多网站从去年底就开始做各方面的紧缩以熬过严冬。对作者这方面来说,保底不好过,连全勤高的分成都快要成为难题。
以我的保守估计,到今年底,目前这批网文写手里估计会因为摸不着北、看不到希望、稿费不如意等等原因要淘汰掉40%。
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
有人会说网文这行从来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天都有人走,天天也照样有新人会进来,人员流动根本不稀奇。
但你要知道,在年景好的时节进来的人比走的多,而今年显然会是“逆差”,出去的比进来的多。
很多在前两年尝到甜头选择全职的作者很可能都要开始找新工作了,尤其是用稿费背了高额房贷的那批。
很多人把这称之为寒冬。但以我在这行将近二十年的所见所闻,坦白说寒冬这玩意儿,对还没有搞清楚小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写手来说,年年都是。就算你今年因为跟上风潮苟活下来,还赚了点小钱,到了明年风向一变,你照样还是只无头苍蝇。
而对于对于写作要义非常明确的那些作者来说,寒冬?他们几乎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这批作者不一定就是所谓的“大神”。“大神”是个综合要求更高的项目,光靠个人高超的写作能力自然是不够的。这类“培训项目”牵扯的方面太多,跟我的主题也没太大关系,就不具体展开了。
话又说回来,虽然靠高超的写作能力不一定能成大神,但安然过各种冬是不在话下的。就是有这么批作者,无论风向怎么变,政策怎么改,他们都能机动灵活,顺应各种变化,在寒风中岿然不动。
穿越不让写了就写都市,脖子以下不让写照样能写出满满色气,古言现言从来不是问题,耽美言情同样不是问题,甚至男频女频,在他们也都不是问题。
——不,我说的不是工作室,真真正正就是个人作者。
你肯定要问,真的有人能这么全能?
有。而且还不少。
这才是这行里真正的专业人士。对于他们来说,写什么题材都不重要,重要只在于自己喜不喜欢,想不想写。政策也不是大问题,稍微做点调整很快就能度过。
因为他们已经熟练,或者大部分熟练掌握了写作的要义。无论什么题材,万变不离其宗。只要精准掌握精髓,写什么都不是事。
那么写作的要义又是什么呢?
很简单。
两个字:情绪。
切——很多人又要叫了。
谁不知道呢?
对啊,你都知道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
还是你以为的“知道”其实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就认识这两个字而已?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故事的本质是什么。
——传播。
你长这么大,一定听过数不清的故事。不是指你看的小说,是生活中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遭遇故事。而绝大多数时候还都是被动收听。
有从你同桌那儿传来的,从你闺蜜嘴里传来的,在公车上无意中听到的,爸妈在饭桌上讲述的,同事在茶水间里闲聊出来的。甚至去面个试,都有可能从面试官嘴里听到一个“昨天有个跟你一个学校毕业的,他就……”blablabla……
我们的大脑每天接收到的这么多信息里,绝大部分都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什么呢?
1.说明讲故事是人类的本能,也是需要。
2.故事素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缺乏。换句话说,生活在人群中,我们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一个庞大的素材库。
3.还说明你应该早就能掌握故事的精髓。
因为那些平平无奇无法引起你兴趣(情绪)的故事早就被你下意识淘汰掉了,能留下来让你有兴趣继续往外传播的,一定就是引起了你情绪的那批。
但你每天让这么多故事从你左耳进右耳出,有没有去认真体悟总结过它们吸引你的点在哪里?为什么就能引起你的兴趣让你记得住?
而只要你不是个孤僻到与主流审美截然相反的人,那你的个人经验同样也可以视为群体经验。也就是说和你类型相似的人必然也会有相似的情绪反应。
就比如,有天你好友突然兴冲冲地跑来跟你说了句话:
“吴磊刚才亲了我!”(举例,粉丝不要找我)
你什么反应?
对吴磊有不同观感的人当然会有不同反应。但不管你喜不喜欢他,99%的听众一定都不会无动于衷,也多半不会记不住有这件事。
这就是引起了情绪。至于下面要如何引导不同听众的情绪,需要你继续添油加醋。
但——
作为听众之一,这时你立刻就拥有了一个可以往外传播的故事。
可能都无法忍到下节课,下一分钟你就会抓住旁边地人或诧异或兴奋地讲述一个故事:
“我跟你说,小丽刚才被吴磊亲了!”
无法忍耐,就足以这个故事对你的情绪激励。
而你选择的听众,一定就是你期待会有同样甚至更激烈反应的对象。
所以这时的“二手听众”会有什么反应,你会比听到故事时更在意。因为你下意识就会希望你的故事是被人认可,同样引发情绪,甚至具有继续传播的能力的。
当你在写作时意识到这点,你的写作态度就会严谨认真得多。
很多人会误以为“吴磊亲了我”的写法叫“新、奇、特”,故事就是要有脑洞才会有人看。
不是的,这只叫引起情绪。你只要能引起情绪,就算没有脑洞,就算再普通的日常都能让人留下印象。
不然妈妈吃鱼头的故事为什么人人耳熟能详?
很多人把“创新”的重点放在情节构筑上,题材变化上——只看到这种表面,抓不住本质的也包括很多网站编辑。
当然,情节题材都可以是突破点,但无论古言现言总裁军婚种田穿越重生系统,情节如何构筑,怎么拆人家大纲,抄人家套路,怎么学装逼打脸情绪压制……那都是表面工夫。
形式千变万化,顶梁柱只有一根:读者情绪。
喜怒哀乐,皆是。
总裁种田现言古言军婚重生,皆是。
至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引起读者情绪?等我有空了再和大家探讨。
傲娇君:
能看到这个专栏真的感到特别荣幸。这篇文来自文字圈资深前辈木香,当然这是马甲非常用笔名,至于常用笔名大家就不要好奇了。最重要的是这份来自前辈的无私指导。
说实话,我在第一时间阅读到这篇专栏文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样的文已经不是写得相当好可以形容,而是,看得很值!
欢迎更多大佬加入我们专栏,指导大家。
活动链接:
诚邀
来来来~开个属于你自己的专栏!
加(备注“专栏”),
进专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xianga.com/mxpz/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