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中文,和美国人比起来,学日语如鱼得水。”
“瑜伽课好,躺着就能拿学分。”
不过,最尴尬的还是在美国修Chinese(一般来说,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没法修初级汉语,但可以修中国文学)。
本以为可以偷懒,哪料考不过美国人!
将文言文翻译成英语?看汉语电影却要写英语的深度分析paper?还要背海量的文学、历史、社会学英语概念和专业词汇......
《月下独酌》李白
害怕挂科,也害怕毕不了业,不少同学为了刷GPA凑学分选择一众“神课”。
今天你被“保A课”绑架了吗?
那么康奈尔都有哪些课程轻松把A拿,快乐你我他?
想必之前大家从学长学姐那里对“保A课”已有一定了解,不管是选插花看电影捏陶罐等凑学分课程;还是反复比较专业课老师,从popquiz多少、paper难易、分析到考试换题率……
大家仿佛被成绩“绑架”,为保住GPA往往下了血本,不求教授讲课水平一骑绝尘,无所谓课程枯燥无趣,但求GPA稳定——给A的课,那就是yyds(“永远的神”)!
但临近毕业时发现:“满是A的成绩单不香了。”
GPA3.5的拿了Googleoffer;上学期drop了专业课的最后进了Amazon......
那些成绩远远不如自己的人都去了理想大厂,在羡慕中还有几许不愿承认的嫉妒,“要是我当初也......就好了。”
当初也什么呢?当初也可以早些意识到——GPA对找工作的影响十分有限,保A的不是“神课”,真正有益于拿大包offer的课程,才是真的神。
衡量一门课程是否封神的标准是要“投公司所好”,这需要浸淫工业界多年,对各公司的录用标准有着深刻了解,那么仍在校园/初入职场的学长学姐提供的帮助就稍显乏力。
从工业界角度!帮你的选课出谋划策
选什么样的课程更利于职业发展?
扫码添加小助手,即可免费匹配硅谷资深面试官,深耕科技求职多年的TA,能从工业界角度帮你解决选课难题,还可为你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求职计划!
专业细分方向≠未来求职方向
鉴于时代发展、美国国情等各类宏观因素,各校CS、Data课程一直是热门,无论是留学生还是美国土著,别管最后drop不drop都想试一试。
然而虽然选了CS/Data专业,大部分人对细分方向,课程选择却知之甚少。
“唯A是从”是错误的想法,毕竟大家未来的求职方向(或者说什么样的岗位能要我们),与课程选择息息相关。
首先培养思维打基础,选课要跟着未来的求职方向走。以SDE方向为例,带项目的课程比较有帮助:想做web开发,就学web的课程;想做移动端开发,就学iOS、安卓的课程……
“求职方向就是专业细分方向么?想找AI工作,是不是学AI专业就行。”讲真,这有些理想化。
学校定义的细分方向,即大专业下的concentration与求职方向不是完全对应的。在找工作时才发现,求职必备的没掌握,分散零散的知识到学了不少。例如很多security(网络安全)专业的研究生,几经波折后,都选择去偏后端的开发岗位发展。
不看GPA定成败,但以offer论英雄。
移动端热门,云计算火,前端偏易,后端、全栈高需求……SDE有九大就业方向,Data可主要分为五种不同岗位。
在眼花缭乱的科技圈确定自己的求职方向不容易,在课程里挑挑拣拣出真正有用的更难。
“本硕6年,我的CS专业白读了么”
你的target是什么,就去学什么样的课程。学校为留学生的求职生涯打下了基础,但想拿理想offer,还不够。
泡芙是一位来自名校CS专业偏AI方向的Master,她的简历里全是python的项目。“我们上课主要用python”,她无奈的解释道。
但是AI岗位门槛很高,普通的Master很难找到工作,所以泡芙最后决定走后端开发方向。
尴尬的情况出现了,她不但没有AIoffer,连开发的工作也没找到。
除去python,泡芙的简历里只有一点点C++的开发项目,这个学校项目很小且不完整。
对于后端开发,大型公司的超大规模系统仍然以JavaSpring为主流框架,而公司则更在乎现实中对高并发问题,内存优化问题,系统的可拓展性等设计问题的处理和优化。
泡芙的简历没有丝毫竞争力。她很迷茫:“本科4年研究生2年,我的CS专业是白读了么。”
名校,AIMaster,几乎门门都拿A,泡芙是优秀的。但是,公司和学校对“优秀”的定义从本质上就不一样。
学校致力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公司供给适合的雇员并不是学校的存在意义,更不是学校的目标和追求。
让我们来看看学校和公司的gap:
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深耕的是理论基础,公司更看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业技术栈——学校往往还在用一些很传统的东西(不是绝对的),互联网公司使用的更加前沿,可以说后者引领了社会技术方面的发展。
对框架认知/使用的深度——工业界在这方面的深度是学校无法比拟的。
项目功能——学校是完成这个功能就好,工业界则是严重的以产品或系统为开发导向,因此,功能上针对于完整应用的拓展,以及优化系统下的功能开发才更具价值,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产生更大的价值。
竞争——学校没有竞争,而公司的产品面对市场,是有竞争的。
既然大家终将跨出学校,不如早些摆脱学生思维,有目的性的弥补gap,贴合求职需求。
科技公司独特的录人标准
科技公司有他们独特的录人标准,虽有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同学们可以从简历和项目、面试软硬知识准备、面试实战演练这三方面提升自己的求职力。
01
简历和项目
1.这是能拿到面试的大前提。在不断优化简历的同时也要尽!早!投!递!没有鸡蛋,掌握熟练的炒鸡蛋技巧有什么用?同理,没有hc了,简历再优秀也效果有限。
2.实习/项目的方向很重要,最少有5-6个高质量项目。举个例子,小A大三时去华为实习,做一些4G、5G这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xianga.com/mxpz/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