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9月1日,我接诊了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程阿雅。她因间断性胸闷气短,心前区、后背疼痛半月余来就诊。
患者时而伴剑突下疼痛,且近日疼痛发作频繁,每次持续几分钟,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症状,发作轻时,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情绪激动时发作加剧。自发病以来,她睡眠差,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
我对她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她舌偏红,稍暗,苔薄黄,脉沉弦细。辅助检查显示冠脉CTA有轻度冠脉狭窄。西医诊断为心绞痛,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壅滞。
于是,我为她开具了益气活血、理气化痰的方药:陈皮、清半夏、茯苓、竹茹、枳壳、瓜蒌、薤白、桂枝、醋三棱、莪术、丹参、郁金、砂仁、厚朴、黄芪、炙黑顺片、白芍、党参、炙甘草、木香。水煎服,30mL,分早晚温服,每日一剂,共7剂。
到了年9月22日二诊时,患者前症减轻,心前区疼痛缓解,但睡眠仍差,难以入睡,多梦。我在前方的基础上加入合欢皮、首乌藤、川楝子、柴胡、延胡索,去掉郁金、醋三棱、木香、炙黑顺片、莪术。水煎服,30mL,分早晚温服,每日一剂,再给她开7剂,并予以血府逐瘀胶囊。
年9月29日三诊时,患者心前区疼痛未发作,睡眠稍改善,偶有胸闷憋气。舌脉同前。我效不更方,在前方基础上加入石菖蒲、郁金、升麻,去掉枳壳、延胡索、川楝子,开了10剂。
到了年10月10日四诊时,患者偶发心前区轻度疼痛,睡眠明显好转,胸闷憋气减轻。舌偏红稍暗,苔薄黄,脉沉弦细。我依然效不更方,在前方基础上加入苦参、野菊花、黄檗,去掉砂仁、厚朴,开了7剂。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不断调整方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患者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我的信任,这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患者服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