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陈震
匈牙利人的饮食结构急需调理,过多的肉食和面包,尤其是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含量极高咸熏肉,各种香肠,加上“内向抑郁”的性格,极易造成“湿邪困脾”,水湿内停,久思伤脾,湿气无法从体内排出,日积月累,积聚于人体的内脏、腰腹部,形成“梨形”身材。西药的过度使用,损伤肝肾功能,也是湿邪积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类固醇”激素药物的不规范用药,停药后期会引起“医源性综合症”和“向心性肥胖”。因此清除湿邪主要从调理肝、肾、心包络开始,健脾利湿、通调水道,升心肾之阳气而气化水分来排除湿邪。
我们再深入思考下去,人体内为什么会产生湿邪呢?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利湿的药物来扭转湿热病的病机,但湿邪产生的源头不解决,湿邪离去之后还会产生,这样疾病还是治不好的。五行之中,土能克水,湿邪的产生,当然要从“土”来寻找。“脾胃属土,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水湿之邪的产生,与脾的功能失调有很大的关系。脾虚失运,最容易导致水湿停留,化为湿邪。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湿热病的治疗,最关键的是除湿。只有湿邪除去,才能够扭转病机,而健脾最能促进水湿代谢,从根本上治疗湿邪为患。因此,利湿升阳,健脾除湿,才是治疗湿热性疾病的根本大法。
案例一:湿热引起的男科疾病我患者张某,40岁。尿频、尿无力、尿不尽一年,加重一月。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无力、尿不尽,症状持续了半年多,还伴有腰酸、性功能减退、小便黄赤、阴囊及大腿根部潮湿等症状,在医院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卵磷脂+,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半个多月,尿频、尿不尽的问题明显好转,但腰酸、性功能减退迟迟不见改善,停药一月后,病情再次复发,于是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舌苔薄黄而腻,舌根白,六脉郁缓,左右脉象有下陷之势。综合其他症状,可断定他得的是中医所说的淋证。这个疾病治疗起来并不困难,大体就是疏肝健脾,利湿升阳,温阳化湿解毒。方剂为:白术、苍术、蜂房、滑石粉、冬瓜子、红藤、黄芪、苦参、大蜈蚣、柴胡、龙胆草、生甘草。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患者服用五剂后,尿频、尿无力、尿不尽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阴囊潮湿也明显缓解。根据患者的情况,把方子略做调整,去掉滑石粉,增加一味杜仲,患者又服用了十余剂,所有的症状全部消失了。为了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让患者平时用白术10克泡茶喝,每天吃一把生南瓜子(半两左右)。半年后得知他已康复,未再复发,体质也明显增强。
上述案例中使用的几味药物,各有妙处。白术、苍术两药,燥湿健脾,促进脾之升清,清阳得升,湿热证之热邪才能去除;滑石粉、冬瓜子、龙胆草利湿,湿邪得除,则气机通畅;蜂房能温肾助阳,杀虫解毒,配伍红藤、蜈蚣,可以治疗湿热郁积日久所化之毒;苦参清热燥湿,针对肠道的湿邪,龙胆草清热燥湿,针对肝经的湿邪,两者相伍,湿邪之患自无留恋之处。
案例二:湿热导致的妇科疾病
患者刘某,45岁,白带异常3个月,加重1周。患者说,3个月以前,开始出现白带异常,凝乳状,颜色偏黄,伴腥臭味,小腹坠胀,隐隐作痛。在医院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白带白细胞+++,子宫颈轻度糜烂。进行阴道冲洗并上药,治疗1周,症状缓解,但1周前没有明显诱因,病情再次加重,自行购买妇科千金片,服用1周,未能好转,所以寻求中医治疗。我看她舌苔薄黄而腻,舌头上有齿痕。再一把脉,右关尺郁涩,右寸细软。初步诊断就是妇科的带下病。处方如下:苍术、黄柏、薏米仁、炒白术、冬瓜子、苦参、红藤、土茯苓、生甘草、淮山药、黄芪。患者服用了十余剂(其间配方略有增减),白带转为正常,妇科常规检查正常,子宫颈糜烂消失。在这例湿热为患的带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我还是采用了健脾除湿升阳、清热燥湿解毒的治疗原则,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当然,这其中的关键,还是除湿升阳。湿邪会造成很多种疾病,它们全都需要靠健脾来治愈。
补脾祛湿的药
木香顺气丸: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理中丸: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健脾丸: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参苓白术丸: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此方是治疗脾虚泄泻的代表方剂。用于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归脾丸: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参苓白术丸和归脾丸区别:参苓白术丸偏于调理脾气,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一系列的胃肠道消化系疾病。归脾丸主要是治疗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舌淡、脉缓弱,均为气虚、血少之征。
食疗法:温补脾胃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莲子、茨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潮湿往往与“寒”一起来,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民间用赤小豆、薏米熬粥常食对健脾祛湿有很好疗效。
此外居住之处湿度不能太大,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三伏天是排寒化湿最好的季节,温灸拔罐可很快袪除以前堆积的寒湿。
至于理法,迄今凡是经方中医,尽皆知道水湿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始行。当此之时,调节局部水液代谢失常,务利水湿复其气化,以振奋卫气,或温阳化饮使水湿、寒热去而症自除。于仲景精详处摘取,如营卫不足,湿热郁于肌腠,发之即可。随症择机以补之,略加变通,或与其他方剂合用表里两解,用来治疗多种水邪惟寰的病证。则不补气而肌表固,不止汗而汗自止,不止痒而痒自止,不止痛而痛自消,以此类推矣。诸病皆然。
湿邪辩证和治疗
临床上的种种症候,很难悉数,而目前对于湿热证的治疗,西医总以炎症来论治,大量使用抗生素,湿热所化之毒虽然缓解,但湿邪仍在,湿性黏滞,阳气被阻,过不了多久,湿热又会产生,所以对于湿热为患的疾病,现代医学往往没有很好的疗效。认清病机,升阳除湿,这才是治疗湿热证的根本方法。热重者,配以清热解毒;湿重者,配以苦温燥湿;皮肤湿邪为患者,调理脾肺;肝经湿热为患者,调理肝脾;妇科带下为患者,调理脾肾,补养带脉。理是相通的!无论患何种疾病,只要是湿热所致,健脾就是首要任务,脾脏强健,则湿去阳升,疾病自然好了一大半。平时饮食上要多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冬瓜、薏米仁、白茯苓、白扁豆等。而那些会生湿热的食物,如面食、甜米酒等,一定要少吃。
夏天是湿邪较重的季节,湿热型疾病容易加重,经常炖些冬瓜汤、鲫鱼汤、鸭子汤等能够除湿的汤来喝,对身体是大有裨益的。经常有严重脚气的患者,外用内服诸药,都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这类患者下焦湿热过重,脚气为湿热下注所致,我建议他们长期用薏苡仁煮水喝,通常过不了几天,病情就会明显好转。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湿衣服发热的故事,想想将衣服洗干净后挂起来晾干的过程,与中医治疗湿热证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洗衣服的过程,就是除去脏衣服中湿毒的过程,衣服挂起来后,水湿利下,不就是除湿吗?水湿除去后,空气对流,阳气不会郁滞,自然就不会发热发酵发臭了。医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们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感悟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当妇科炎症采用抗生素治疗几年,还是没能治愈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考虑是不是要换更高级的抗生素,而是应当考虑,这个病该不该这样治疗?是不是治疗思路出了问题?难易相辅相成,当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其实问题的背后已经准备了一个很容易的解决办法,难与易永远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易”。
祛湿六大穴
1、曲池穴
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3、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4、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它是治疗消化系统病的常用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通俗地说,它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可促进食欲,经常按摩它有健身强体的作用。
5、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它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起到解除湿邪,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6、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按摩此穴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穴位按摩的操作方法
操作者以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动各2~3分钟,手法宜轻柔、稳健、有渗透力,可以间隔5分钟后再进行按摩,按摩时间总共以每穴5~10分钟为佳。
理中丸LIZHONGWAN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一日2-3次,一次8-10丸,早饭前,晚中饭后,温开水送服。*本品由欧盟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下生产。
归脾丸GUIPIWAN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一日2-3次,一次8-10丸,早饭前,晚中饭后,温开水送服。*本品由欧盟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在严格的质量监督下生产。
(文:医学博士陈震)
广而告之
回复“查询”、“信息查询”,即可获取匈牙利华人实用生活信息!
回复“1”:匈牙利各种紧急联络电话
回复“1.1”: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联系方式
回复“2”:匈牙利华人诊所、药房
回复“3“:匈牙利华人事务所
回复“4”:匈牙利华人旅行社
回复“5”:匈牙利华人餐馆
回复“6”:匈牙利华人美容美发店
回复“7”:匈牙利华人超市
回复“8”:匈牙利华语学校
回复“9”:匈牙利驾校、汽修公司
回复“10”:匈牙利海外影院、电子公司、防盗安防等
回复“11”:匈牙利华文媒体
回复“11.1”:《新导报》联系方式
回复“12”:匈牙利房产公司、物流货运、婚庆公司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