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芳香健康文化及其产业
中华民族5千年文明史,也是中医药的发展史。芳香中药芳香养正功能,在百年不遇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得到充分发挥,让世人普遍认可。芳香健康文化随着芳香中药芳香养正功能的运用得到进一步弘扬。加强芳香健康文化建设,大力发展芳香健康产业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历史重任。
1、芳香健康文化及其芳香健康产业内涵
《说文解字》中说“香,芳也。会意,从黍从甘。”“芳,草香也。形声。从艸,方声。”
“芳香”一词是指气味最香、最好的。在文学著作中,香气味描述为清香、淡香、浓香、芳香。孙宝国院士写过一本《香精概论》书,其中介绍克拉克(Crockor)分类法,把气味分为4个基本类型,其中“芳香度”为首要。
芳香产品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天然与合成,单纯说芳香产品是指化学合成的产品。说天然芳香产品和芳香健康产品,这是天然的、时尚的、有益健康的产品科学表述。
近年来,芳香健康概念被人们普遍认可,我们芳香健康产业分会也是在这样大背景下创立起来的。健康概念,公认的普遍认可的定义是人身心灵均正常为健康。芳香健康即用天然芳香理念、芳香药材、芳香产品、芳香配方、芳香手段、芳香疗法等让人们身心灵均正常。后疫情时代,芳香健康产业与事业将会有跨越发展。随着芳香健康产业与事业迅速发展,芳香健康文化也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这里说的“芳香健康文化”概念,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围绕芳香物质的采集、炮制、加工,并把芳香产物应用于健康、养生、医疗方面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制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习惯、传统、观念、精神等。芳香健康文化既包含物质的医药养生层面也包含精神愉悦、道德修养层面,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的概念,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哲学完美结合的产物。
芳香健康文化的发展促成并加速形成了芳香健康产业。芳香健康产业是内涵丰富且范围广泛的新兴的民生产业:芳香健康产业是个完整的大系统,芳香产物可从芳香植物、芳香动物扩展的芳香矿物、微生物芳香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自然反应产物”等。后疫情时代赋予芳香健康产业担当预防疫病、医治未病、养生疗愈、愉悦情绪、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强健体魄等历史重任,道路崎岖,前景辉煌。
芳香健康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系统中极其重要的有时代高度的系统。何谓芳香健康产业?用取自自然界的保持原有动植物药材等香气特征的香料生产的产品来香化环境、香化生活和香化并医治身心的经济业态即芳香健康产业。“产业”一词在汉语中指国民经济中的各种生产、经营事业和部门,多指工业。英语中的产业一词是lndustry,它不仅指工业,而且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到行业,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服务,以至文化、教育等的各行各业,我们都可以称之为“lndustry”,即产业。本文中的“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或称企业集群。
发展芳香健康产业系统应该拥有一条能够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不断配套的产业群。纵向看,香料动植物药材引种、栽培、饲养、病虫害防治、科研、科普、生产、会展、营销等各个环节应紧密衔接;横向看,各种配套产品,包括基质、肥料、农药、包装材料、设施设备等产品,要实现专业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讲,还要有相应的信贷、保险、运输(物流)、外贸、检验检测等机构和配套服务,以及国家出台的各种芳香健康产品生产的优惠政策、措施等,这样的纵横结合才可以称得起芳香健康产业。
2、从中国香文化和香药应用看芳香养正
芳香健康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关系芳香健康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且有着重要意义的一部分。也同样是涵盖芳香中药应用及中医性命双养文化层面。既有芳香避秽、驱疫疗疾、理气解郁的芳香药物功能;也有修心养性、启智开悟、陶冶情操的芳香精神境界。中医药文化中的“治未病”理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养正方法、瘟病防疫、驱邪正念等,都是与芳香健康紧密相连。芳香健康文化更加着重了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层面,而且升华了中医药文化的道德修养层面,拓展了中医药养生应用领域。
芳香健康文化与中国传统香文化同出一辙,也是从远古的“燔材祭天”、“神农尝百草”、到“香草佩戴”驱疫避秽到进入本草经、备急方、本草纲目、理瀹骈文等。而香文化还更加宽泛的走了一条宫廷贵族、文人雅士、佛道宗教、后宫佳丽、黎民百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雅致养生的文化精神路线。而这条路上的代表人物和事件比比皆是:屈原佩香喻高洁;孔子以兰比君子;朱熹香通哲理;文人的香助诗兴;雅士的品香斗茶;宗教供养修炼、民间祭祀驱魔等。香药应用更是广泛:
芳香化湿:亦有称为“芳香辟秽”者,其中秽与湿同指湿邪为病,湿邪致病多侵犯脾脏,使脾困失于运化。芳香药性多偏温燥。《神农本草经疏》将这类芳香药单列为“香燥药”,包括沉香、龙脑、藿香、豆蔻、丁香、乌药、香附、木香等。本类药具有醒脾化湿、燥湿健脾之功。《本草求真》中指出“凡药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可见芳香药的化湿作用与脾胃关系极为密切,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诸症。在《神农本草经疏》所列的“脾虚十二证”中就有“八证”使用了芳香来醒脾健脾。
芳香行气: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芳香药有疏理气机的作用。《神农本草经疏》将具有行气作用的芳香药归为降气药,如降真香、郁金、沉香、乌药等。这类药物主归肺、肝、脾经,而肺、肝、脾与人体气机的调畅关系最为密切,主司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故能治疗气机壅滞所引起的疾病。《本草求真》中记载“气塞宜通,在心与肺,则有宜于熏香、安息香;在脾,则有宜于川芎、香附。”所用之药亦多为芳香药。
芳香开窍:凡具有辛香走窜、芳香开窍,以通关开窍、醒神为主要功用的药物,谓芳香开窍药。心藏神,主神明,心窍通则神明有主,心窍阻则神明内闭,出现神志昏迷症状。开窍药味辛,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有通关开窍之功,如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樟脑等。《神农本草经疏》中将这类药单列一类,为“开窍”药。《本草纲目》中也明确指出:“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冰片“通诸窍,散郁火”,苏合香“气香窜,能通诸窍脏腑”,樟脑“通关窍,利滞气”。《本草从新》对石菖蒲通窍之功亦作了概括,认为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窍,利九窍”。
通经止痛:痛证,特别是实证痛证多为经脉受阻所致,即“不通则痛”,而经脉不通又以寒凝、气滞、血瘀阻遏经脉为多见。芳香药气味辛香,能散能行,既可疏理气机,行气止痛,如木香、沉香、香附子等,又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活血止痛,如郁金、乳香、没药等。加之芳香药性多温,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如丁香、茴香等。
去腐消肿:芳香药去腐消肿,主要用于外科。宋代陈自明《外科精要》有云:“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大抵疮疡,多因荣气不从,逆与肉理,郁集为脓,得香之味,则气血流行。”清代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鉴》专设“论疮宜用香药”篇,指出:“凡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况疮本腥臭,又闻臭触则愈甚,宜闻用香散之药为妙。”疮疡多因气血逆于肉理而致,故用芳香药物行其气血,如麝香、乳香、没药、木香、丁香、沉香等均为常用之药。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说:养正——正气、正念、正道、正能量,芳香养正,邪不可干,通络驱秽,扶正驱邪。
3、芳香健康文化核心理念与价值及其意义
芳香健康文化核心理念与价值芳香健康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已经根植并融汇于中医药领域、传统文化领域和中华民族灵魂深处。并在长期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理念和价值。可归纳为:明心;立德;养正;和谐;致雅;礼敬。
“明心”,是基于芳香药物醒脑开窍、静心启悟、通灵启智功能,香药品闻能让人除去浮躁,心静神安。静而能定,定而生慧,慧而明心,明心见性,开悟明理。
“立德”,是基于“明德惟馨”、“香以熏德”的香文化精神和目标,是芳香文化的崇高境界。“香品德”永远高于香物质,是美好和高尚的道德范畴和标准。
“养正”,是基于香药的“驱邪扶正”功能,能祛除致病之"邪炁"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养阳气扶正气,也是基于特殊芳香性药物的安神辟邪作用。逐渐形成了“芳香祛秽”、“芳香养正”,以香驱除一切邪毒、邪恶、邪气,树立正念、正气、正能量,弘扬正道的文化理念。
“和谐”,是基于香药配伍讲求“君、臣、佐、使”和合,辩证用香,协同作用,而忌讳单方偏香。芳香之气又得于天地精华,“气禀乎天,味承乎地,性在期间矣”(缪仲淳《神农本草经疏》自序)。和香配伍就是“和天、和地、和万物”,合乎自然取香采药之理、炮制之法、和合之道,要求“使众香咸为一体。……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之,如医者之用药,使气味各不相掩。”(《陈氏香谱》)。上升到文化价值便是“和”文化、“和”精神,是“和而不同”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团结、协调、一致。这一理念引申为“天、地、人和”、“家和”、“国和”、“世界和平”,可谓:一和天下香!
“致雅”,是基于香药之气通过嗅觉捕捉,调节人的思维、感知和敏锐、精细程度。香药外用时要求环境清雅、洁净,发香器皿讲求精致、高雅,施香用香者均要静心体会过程。在文人雅士书桌文案、琴房、茶室等,香与雅物一起更被环境和主人渲染得高雅静寂、赏心悦目,使人修心、养性、怡情,享受雅生活。在诗词歌赋中被吟咏得风雅、典雅。所以,与茶、花、琴、画一起成为雅文化标志之一。
“礼敬”,是基于香药在祭祀、敬祖、礼佛等用法中燃香品、敬香酒、沐香汤皆是表敬意、虔诚和祈愿,这一习俗延续形成人们对香药的敬畏之心,对用香品的恭敬之心。也让人们潜意识中形成了对香文化是“礼”文化、“敬”文化,有仪式感,含敬畏心。上升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尊重、敬畏之心,以及中华礼仪之邦的“礼仪”、“礼节”、“尊敬”行为。
总之,芳香中药文化的核心理念,自古至今影响和着国人的思想和精神,甚至融化在国人行动中成为行为规范,道德境界。如“明德惟馨”,让国人更注重道德品行;“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家和”、“国和”、“民族和”、“世界和平”的祈愿;芳香中药文化中“扶正驱邪”的正能量,是中华民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志力和精神力量。
当代加强芳香健康文化建设意义重而深远:
为当前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传统文化崛起增添正能量。芳香中药文化传承五千年、与中华文明同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缕香魂。芳香中药的“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和哲理养生”(《香之三理养生》理论),中国香文化学者,也带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养生功能的香文化著作、香品、香药应用技艺,应邀参加国际交流和展示,深得赞赏。不断使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芳香中药文化。
有利于芳香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芳香元素逐渐普及到全民。园林界人士普遍认为,园林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绿化→美化→香化”这样一个发展过程,绿化是基础,美化是提高,香化是升华。香化为最高境界,最佳追求。三方面的和谐发展、不断进步,是人居环境改善的目标,而香料植物是集三者为一体的首选植物。
我国绿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举世瞩目。美化让祖国大好河山色彩斑斓、多姿多彩,让人们赏心悦目。香化祖国,就是引导人们多栽种香料植物和应用香料植物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处处飘清香,这是绿化基础上的升华,是园林建设的高级阶段,这项工作将全面启动。香化祖国有3层涵义:一是说要用香料植物把祖国大地和城乡香化起来,让人们处处闻清香;二是说要通过科普宣传让人们广泛应用香料植物及其产品,并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态度及方式;三是说要让天然香料产业发展繁荣起来,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看来,香化祖国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绿化问题了。除了种植香草、香花、香树、香蔬、香果和香藤之外,还要加工和利用香料植物产品,让人民生活丰富多彩。同时,还要让天然香料产业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显然这是在绿化基础上的升华和创新,更是芳香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的外在反映。
加强芳香健康文化建设对芳香中药资源植物知识普及、芳香健康文化的传承、芳香健康产品的创新的作用也非常大。近年来,芳香中药资源植物知识普及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随处可见,这方面的书报刊应有尽有,弘扬芳香健康文化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芳香健康产品更是琳琅满目,特别是天然芳香精油、纯露及其产品已是越来越多。读香书、干香事、建香园、用香药、吃香菜、睡香床、走香路、发香財······无处不飘香,生活处处有馨香。
在重大疫情中有效使用,让世界认识中国香药。历史上芳香中药用于疫病防治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次疫病流行。每次疫情都有芳香性中药的大量应用,从焚熏驱疫到饮用汤剂(“大锅汤”)到佩戴香囊到治疗方剂,芳香性药物起着重大作用。
资料统计显示,单从东晋到清朝末年的医药等书籍中仅熏燃避疫方就有98个。共涉及用药味,总使用频数味次。而这些药大部分是芳香类中药。如:苍术、川芎、芜荑、羚羊角、鬼箭羽、附子、藜芦、细辛、甘草、白芷、石菖蒲、白术、白矾、降香,甚至雄黄、朱砂、雌黄、虎骨等,这些多用于焚熏驱疫。在当代年全国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以及年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芳香中药更是应用众多。如年非典中的玉屏风散加减处方:苍术12g、白术15g、黄芪15g、防风10g、藿香12g、沙参15g、银花20g、贯众12g,其中苍术、白术、黄芪、藿香、都是芳香药物;~年新冠肺炎中国家卫健委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方、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方,方中也多以“麻黄、桂枝、生姜、细辛、藿香、陈皮、金银花、薄荷”等芳香中药为主药,疗效显著。疫情中也有大量使用熏艾、苍术、白芷,佩戴中药香囊的案例。芳香中药在重大疫情中能够起到预防、阻止传染、减轻症状甚至治愈的作用,就是基于其“驱邪避秽”、“养正除疫”的功效,是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一功能已经被国际认可,并在国际疫区使用。非典、新冠肺炎中芳香中药所起的作用,是对芳香中药文化的又一次大传播。
用修心养性和雅致养生提高当代人生活品位。在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化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浮躁、烦恼、郁闷等心理问题和疲劳、失眠、精神不振等亚健康状况不断出现。芳香中药的理气、解郁、舒经活络、减压、祛躁功效能针对这些适应症。如内服类“木香顺气丸”、“藿香正气水”、“苏合香丸”、“安息香丸”、“安神补脑液”,外用品闻“沉静香”、“清远香”、“助眠香”、“怡心香”,涂抹“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佛手柑精油”等都会起到相应的良好作用。当代兴起的“芳疗馆”、“SPA馆”、“中医调理馆”甚至“艾灸馆”、“品香馆”、“香茶室”等,大多是应用芳香中药或提取物进行外用保健或让客人在优雅的环境中修心养性。
这样,在一个安静环境中,如古圣先贤、文人雅士一般静静享用芳香植物为身心疗愈,或约三五知己,或一个人、一杯茶、一炉香、一卷书、一曲雅乐,让自己心平气静、减压祛躁、心安当下,或许能即刻明辨是非,放下烦恼,开悟明志。这是芳香植物药材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感觉,也是当下时尚典雅的休闲养心方式。
更多内容请阅读:
1、中医熏香疗法防疫简史
2、能量解香
3、能量健生法--起心动念皆能量,行动饮食即修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